关于拟表扬2022年二季度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·攀枝花好人”名单的公示
发表时间:2024-04-22 | 来源:
中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 攀枝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关于拟表扬2022年二季度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·攀枝花好人”名单的公示
各县(区)委宣传部、文明办,市委各部委,市级各部门,各人民团体,各企事业单位:
根据中央、省文明办开展“我推荐、我评议身边好人”活动相关要求,为弘扬社会新风尚,广泛挖掘和宣传我市的凡人善举,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,现将拟表扬2022年二季度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·攀枝花好人”名单予以公示,接受群众监督。
公示时间为2022年6月28日至7月4日。公示期内,广大干部群众如有意见,可通过信函、邮件、电话等方式向市文明办反映。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本人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,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。反映公示对象的问题和情况,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,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。
地址:攀枝花市东区人民街43号9楼市文明办。
联系人:李晓鸥;联系电话:3337395;电子邮箱:11079904@qq.com。
附件:1.拟表扬2022年二季度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·攀枝花好人”名单
2.拟表扬2022年二季度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·攀枝花好人”事迹简介
中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 攀枝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
2022年6月27日
附件1
拟表扬2022年二季度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·攀枝花好人”名单
一、助人为乐好人
王大富 攀枝花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公司驾驶员
刘长江 东区南山社区第一党支部支委委员
李 艺 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教科研主任
杨琳燕 西区清香坪街道智学社区党委委员、副主任
二、敬业奉献好人
刘 瑛 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
钟玉刚 攀枝花市程翔数字电影公司公益电影放映员
李福云 盐边县红桑果蚕桑专业合作社社长
三、见义勇为好人
杨 库 攀枝花市胜利水利工程运行中心职工
李流伟 国家税务总局攀枝花市仁和区税务局职工
四、孝老爱亲好人
杨 军 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炳草岗派出所民警
王大明 坤泰瑞天公司运营事业部钒制品项目废水污泥站站长
附件2
拟表扬2021年四季度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·攀枝花好人”事迹简介
一、助人为乐好人
(一)王大富 攀枝花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
王大富,男,汉族,1977年10月生。从事公交驾驶11年来,王大富坚持用“好人标杆、好人文化”来勉励自己。除了做好本职工作,对于同事遇到的难事,他都能帮尽帮,是同事们口中的“热心肠”。他的“热心肠”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中,路遇紧急情况,他同样会出手相助。2022年3月25日下午,王大富像往常一样驾驶9路公交车,当车运行至攀西科技城红绿灯路段时,看到右前方一辆大货车与一辆摩托车发生擦挂,摩托车驾驶员趴在地上没有动弹,且摩托车开始冒火花,见此情景,王大富来不及多想,迅速将车开到安全地点停靠,安顿好乘客,拎起灭火器,飞奔冲向着火的摩托车,火灭了之后,交警和救护车也陆续到达,他这才开着公交车离开。在工作中,每年他都会因拾金不昧、服务周到及照顾行动不便的乘客,受到乘客们的称赞和表扬。
(二)刘长江 东区南山社区第一党支部支委委员
刘长江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1963年8月生。作为一名网格员,收集社情民意、宣传政策、化解矛盾是他的日常工作,在处理居民群众大事小情的过程中,他总结出“礼、细、诚、信”工作方法,即:入户敲门“礼”字当先、信息采集“细”致周全、带着“诚”心为民服务、取“信”于民乐于奉献,全心全意服务于民,尽力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各种问题。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,刘长江还利用业余时间关心帮助吸毒人员,让其重树生活信心;看望身体不好常年吃药、卧病在床、独自生活的空巢老人,与他们聊天谈心,逢年过节为他们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;做好各种政策宣传,坚持与小区的老人和慢性病患者交流谈心,宣传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。因为他的热心肠,深受社区群众的称赞,居民们亲切地称呼他为“活雷锋”。
(三)李艺 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教科研主任
李艺,女,汉族,中共党员,1973年8月生。从事幼教28年,是一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老师,也是一名热爱少年儿童公益事业的志愿者。2006年,李艺参加了一项农村孩子“圆梦城市体验”活动,全程陪同22名农村孩子感受城市生活,她被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深深刺痛,当时便加入了市援少会,并认领了一名11岁女孩,签订了“一对一手拉手”协议,资助其6年的学费。15年的公益之路,她到过“5·12”汶川地震灾区,从废墟中为孩子们找回课桌椅,带领孩子们做游戏、绘画、手工,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健康;参加“关爱灾区留守儿童专业技能培训及实践计划”、“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”夏令营、“攀枝花市流动儿童教育援助”、“防灾减灾,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”等公益活动,为近1600名儿童进行社会心理能力辅导、人际关系训练等心理培训,为300多户务工家庭提供心理辅导和家庭教育讲座。2011年,接受中央电视台《少儿频道》的采访,拍摄记录片《关注留守儿童》,2021年成为“攀枝花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。先后被评为攀枝花市“学雷锋岗位标兵”“十佳优秀志愿者”。
(四)杨琳燕 西区清香坪街道智学社区党委委员、副主任
杨琳燕,女,汉族,中共党员,1976年11月生。杨琳燕2009年来到社区工作,扎根基层十余载,发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投身志愿服务工作,现担任智学社区志愿服务队副队长。长期的志愿服务工作,让她了解到困境儿童、孤寡老人生活的不易,她便开始了捐资助学、扶弱济困之路。从2010年关爱帮扶辖区内的一名困难小学生开始,多年来,杨琳燕先后帮扶了10余名家庭困难学生继续学业,现仍担任两位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,她用真情陪伴着孩子们,小到课业辅导,大到入学资助,真心实意的付出,让她成了孩子们心中最爱的“杨妈妈”。杨琳燕还定期组织开展“暖冬行、送夏凉”居家探视服务,走访慰问家庭困难老人及儿童,给他们购买水果、牛奶等慰问品,以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。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,她主动取消假期,带领志愿者们坚守卡点,对在家隔离人员,做好每日体温监测工作,帮隔离人员购买米油等日常生活必需品。作为社区工作者,杨琳燕除了关心社区发展,调解邻里矛盾,还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和社区群众一同构建文明和谐的“书香智学”社区。智学社区荣获2021年度攀枝花市“十佳志愿服务社区”称号。
二、敬业奉献好人
(一)刘瑛 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
刘瑛,女,汉族,致公党员,1974年1月生。作为医生,她对自己的专业技能要求精益求精,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,在儿科常见病及小儿癫痫、脑瘫等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和儿童少见疾病、儿童急危重症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诊治经验。在她的带领下,妇幼保健院儿科工作始终保持安全、优质、高效运转,极大地提高了病人信任度,使妇幼保健院儿科成为一个市内知名的“品牌”。她积极发展新项目新技术,创新性地在攀枝花地区开展儿童内分泌专科门诊,在短短一年时间,门诊量就达到了3000余人次,填补了地区空白,为矮小症、性早熟等患儿带来了福音。同时作为儿科的领头羊,她还承担了全市基层妇幼卫生人员进修培训任务及攀枝花学院、大理医学院的实习教学任务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,她作为儿科负责人,在离家只有步行五分钟路程的情况下,却有近一个月没有回过家,一直奔波在医院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。儿科留观病房一度曾经接诊留观患儿23名,留观患者普遍心里压力巨大,面对患者的恐惧,甚至绝望,她和同事耐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,讲解病情及有关防护知识,安抚稳定他们焦躁的情绪,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。在她的主持下,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儿童防疫指南,并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。拥有一颗“大爱之心”的刘瑛,被患儿亲切地称呼为“妈妈医生”,先后荣获“攀枝花名医”及“攀枝花市抗疫一线最美家庭”称号。
(二)钟玉刚 攀枝花市程翔数字电影公司农村公益放映员
钟玉刚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1962年9月生。钟玉刚是攀枝花市程翔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一名公益电影放映员,负责米易县丙谷镇、攀莲镇、新山傈僳族乡等三个乡镇的电影放映工作。他克服了雨季山洪塌方泥石流、放映点之间海拔高、温差大等各种困难,一个人、一辆摩托车、一台放映机,跋山涉水,披星戴月,14年如一日,奔波在各电影放映点之间,走过了13000多公里,为老百姓放映电影4000余场次,观看人数达到14万人次。他还主动利用放电影的契机上门为群众宣讲森林草原防灭火、疫情防控、环境?;さ戎卮笳摺V佑窀崭涸鸱庞车那蚰诔Э笃笠?、机关学校、养敬老院等是全县辖区内最多的。每当他听说厂矿搞职工教育、学校搞教育活动等,都会主动去放映影片和政策宣传片。在做好电影放映工作的同时,送放学的孩子回家、送生病的老乡就医,帮乡亲们拉农资及农产品、带信带物等,都是他在放映路上经常做的事,德化四邻、广受褒奖。他坚韧不拔、痴情于岗、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受到了电影放映区域内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(三)李福云 盐边县红桑果蚕桑专业合作社社长
李福云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1956年8月生。他生在农村,长在农村,几十多年来凭着自身的胆识和魄力,带领村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。上世纪90年代初期,惠民乡的蚕茧产量仅为698担,为了让惠民乡成为千担乡,他向乡上主动请缨,开设北部地区第一个蚕茧站, 2个多月的时间走遍全乡13个村,种桑养蚕的村民小组从12个发展到74个,3年时间在他和乡干部、蚕茧站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惠民乡蚕茧产量达到了3000担。2007年,借盐边县发展特色农业的东风,李福云紧盯蚕桑产业发展,成立农民合作社,带领村民扩大蚕桑种植面积,经过近10年的努力,把原来烂在地里的桑椹晒干卖到了全国各地,每年为农民创造近千万的经济收入。2009年,成立红桑果蚕桑专业合作社,入会会员是本村的30多户种桑农户,主导产业是桑椹鲜果、果干销售,从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入手,大胆进行了桑果品种改良。2017年,红桑果蚕桑专业合作社作为盐边县第一个村级专合社,拿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,成为全市第一家桑甚干水果制品获证企业,合作社会员发展到300多户,遍布惠民乡以及渔门、永兴等乡镇。2019年获得“攀枝花市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。
三、见义勇为好人
杨 库 攀枝花市胜利水利工程运行中心职工
李流伟 国家税务总局攀枝花市仁和区税务局职工
杨库,男,汉族,1971年7月生。李流伟,男,汉族,1975年10月生。2021年12月7日,上午8点15分左右,杨库上班途经仁和区大河廊桥附近步道时,听到呼救声,发现有人落水,他来不及细想,便纵身从近两米高的河堤跳到冰冷刺骨的河水中,飞快游到落水老人身边,奋力将其托出水面,当天正是大雪时节,寒潮来袭,河水冰冷刺骨,落水老人早已体力不支,全凭杨库将其托起,杨库体力消耗巨大,仍然咬牙坚持,此时,李流伟和另一名热心市民也跳入河中参与救援,三个人合力将老人托起游向岸边,随后落水老人被120救护车拉走,送医检查。2022年被仁和区人民政府授予的“见义勇为”称号。
四、孝老爱亲好人
(一)杨军 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炳草岗派出所民警
杨军,男,彝族,中共党员,1987年4月生。杨军在民风淳朴的彝族村寨长大,从小父亲去世,家庭困难,母亲含辛茹苦供其求学,正是母亲的坚韧培养了他勤劳、善良、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,他也用最简单的方式传承着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。2014年7月,在成都工作的杨军收到噩耗,母亲被确诊为胃癌晚期,杨军毅然辞去工作回到老家陪伴、照顾母亲,给母亲喂饭、洗脚、捶背……母亲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儿子成家立业,杨军与未婚妻便将婚事提前,母亲在夫妻二人的陪伴中度过了一段最快乐的时光后离世。2018年8月,杨军的岳父突发脑溢血致全身瘫痪,让生活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。杨军没有退缩,四处筹钱为岳父治疗,他一边工作,一边精心照顾,一年后,岳父身体慢慢恢复,生活能够自理。2022年,杨军家庭被评为攀枝花市最美家庭。
(二)王大明 坤泰瑞天公司运营事业部钒制品项目废水污泥站站长
王大明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1969年7月生。生活中的王大明是一个硬汉爸爸,一个人承担着照顾脑瘫儿子的全部责任。24年前,当王大明还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时,儿子却被诊断为脑瘫,生活不能自理,终身需要人照顾。痛苦中,王大明坚定地选择了面对和承担,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,牵着儿子练习走路。他一边要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,一边要工作维持生计,父母在时还能帮上一把,父母去世后,妻子不堪生活重负离开了他,王大明默默承担着全部压力,一人挑起生活工作两副重担,既当爹又当妈,耐心细致地照顾儿子。现在,王大明的儿子虽然走起路来还有些困难,也不爱跟人说话,但已经不再需要家人时时刻刻陪在身边,可以独自到外面活动,也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购物。王大明担负起了自己应尽的责任,不抛弃不放弃,用自己的耐心、爱心和责任心,为儿子撑起了一片天。